欢迎访问兽药市场网

兽药市场网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农资天地

平乐县阳安乡:织密防溺水“安全网” 守护 青少年“平安夏”

时间:2025-07-31 来源: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  作者:佚名

  当前正值汛期与暑期叠加的关键时期,青少年溺水风险持续攀升。阳安乡始终将防溺水工作作为重中之重,积极构建“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动、全民参与”的立体化防溺水工作格局,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,持续筑牢青少年防溺水安全防线,为青少年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

  一、强化组织领导,压实全链条责任体系

  一是压实责任链条。建立党政“双组长”负责制,将防溺水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。通过定期研判风险、长期动态管控,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,确保压力传导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。二是整合治理资源。创新“1+N”联防联控机制,由乡政府统筹调度,整合派出所“水域+巡逻”双轨管控;中心校“家校共育”防溺课程包等部门资源,覆盖全乡10个行政村,12所中小学。三是筑牢安全根基。推行“红色网格”治理模式,以村党组织书记为网格长,组织60余名党员、网格员、志愿者划分10个责任片区。针对重点水域,实行“定人、定岗、定责”三包制度,确保宣传教育不漏一户、隐患排查不留死角、日常巡查不缺时段。

  二、聚焦风险防控,筑牢水域安全屏障。

  一是消除风险隐患“存量”。组建由水利、应急、自然资源等部门组成隐患排查专班,对全乡河流、山塘、水库等溺水易发区域开展“地毯式”排查。重点核查警示标识、防护围栏、“两长一圈”等应急救援设备是否齐全可用。截至目前,发现风险点26处,整改26处,完成率100%。二是严控风险隐患“增量”。组建由村干部、网格员、志愿者构成的11支固定巡查队伍。结合无人机航拍、水域智能监控设备,对重点水域实行“网格化+时段化”管理,尤其在午后、傍晚、周末及节假日等溺水高发时段,采取“定点值守+流动巡查”相结合的方式,加密巡查频次至每日达5次以上。三是补足风险防控“短板”。针对留守儿童、单亲家庭子女等监护薄弱群体,推行“亲情连线+安全教育”双服务模式。组织教师、志愿者与重点群体“一对一”结对,每周开展1次上门走访或视频连线,既提供课业辅导、心理关怀等陪伴服务,又通过情景模拟、案例讲解等形式普及防溺水“六不两会”知识。

  三、健全长效机制,构建多元共治格局

  一是固化设施管护机制。在全乡已排查出的危险水域点,严格按标准配备并定期维护更新“四个一”救援设施,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、用得上,并组织专人定期检查,保证设施完好率100%。今年以来,累计完成设施维护更新75余次,更换老旧设备24套,切实筑牢应急救援“黄金防线”。二是健全能力提升机制。定期邀请专业救援人员开展溺水急救、水域救援等8场次专题培训,通过情景模拟、案例复盘等实战化训练,全面提升11支应急支援队伍应急处置能力,打造出一支“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”的专业化救援队伍。三是构建全民宣教机制。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“学校+家庭+社会”全域宣教体系。线上依托“阳安新视野”微信公众号,定期推送警示案例及安全知识,累计发布图文视频78余条,覆盖群众1.5万余人次;线下通过村级广播每日3次循环播放防溺音频,在主干道、校园周边设置LED屏6块、悬挂横幅20余条,营造“处处可见、时时提醒”的浓厚氛围。

  如今,在阳安乡的重点水域旁,巡查队员们的身影依然每日穿梭,警示广播的声音定时响起,救生设施时刻待命。全乡上下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行动,持续织密防溺水安全防护网,为青少年平安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
1
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